第九十章 半山公

  神京城外,青石坝码头上。

  大燕王朝对京杭大运河的依赖程度,远远超过以前的历朝历代。

  北地苦寒,地产不丰,却汇聚百万丁口养于一城。

  若无江南供给,绝难持久。

  而江南物产,多以水路运至大都。

  作为运河的终点,通州青石坝码头上,千帆林立,人潮涌动。

  来自江南的谷物、蔬菜瓜果、家禽、织造、木料、瓷器、漆器,源源不断的自运河运至码头,再经码头转运至都中。

  日夜不息,热闹非凡。

  为避免商船、民船和漕船争抢河道码头,青石坝码头南百米外专门立有一个黄亭,作为漕运和客货船泊岸的分界线。亭内立碑,碑文上明确规定凡客货船只能在黄亭子以南靠岸装卸,一律不得越过黄亭子北上。

  黄亭子以南,西为货运码头,东为客运码头。

  客运码头上,多有车马骡轿。

  在这个时代,能够来往京城的,多是有些跟脚的官员及家眷,次为商贾,再次之,便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。

  寻常百姓,却是少见。

  此时,一条寻寻常常的二层客船停靠在码头,甲板上,一其貌不扬的布衣老人负手而立,沧桑的脸上,有些浑浊的眼睛近乎贪婪的看着码头上的繁华。

  老人身后,只跟着一个老仆,和一个壮实的中年伙计,背着重重的一个旧木箱,从破损的边缘来看,里面装的应该都是书。

  “老爷,进城吧,快到午时饭点了,老爷还得进宫陛见。”

  主仆三人下了船后,老仆见老人依旧看个不够,不得不上前小声提醒道。

  老人闻言,感叹的收回目光,声音低沉却颇有力度,道:“离京二十八年,二十八年前,这里还很荒凉。”

  老仆笑道:“说来也是造化,老爷这些年一直在外当官,每逢陛见之年,竟总能遇到圣驾出巡,便在行在里陛见了,免去了千里奔波之苦。今年又是陛见之年,老爷却被调至京里来做京官儿,也是造化了。”

  大燕每五年,外省从二品以上的督、抚、布政使,需要进京陛见述职。以此时的交通,路上少则十天半月,多则数月之久,而做到高位的官员,少有青壮者,因此奔波之苦,算是难捱的。

  老人却摇头道:“陛见天子,岂有苦可言?和天下百姓相比,我等又有何资格言苦?”

  想起官场上弥漫的腐败奢靡之风,老人的脸色又沉了下来。

  老仆劝道:“老爷,先回驿馆里歇歇再说吧,不然一会儿你的腰骨又要痛了。”

  老人闻言,叹息一声,摇了摇头,正准备出发,却听不远处的人群中传来一阵吵闹喧哗声,他侧眸看去,眉头皱了起来……

  人群中,贾蔷的眉头也皱了起来,看着面前豪横无礼完全说不通的贾琏,沉声道:“你凭甚不让我等上船?若非老太太亲自开口,你当我愿意上贾家的船,与你一道南行?”

  贾琏算不上帮亲不帮理的坏人,他只是看不上贾蔷,从前就看不上,后来更加厌烦他,因此不耐道:“你如今腰子硬了,自然不愿上我们贾家的船。你愿意不愿意是你的事,我没说不让你上船。只是你抬个臭烘烘死了一半的人上船算怎么回事?”

  贾蔷语气中带了怒意,沉声道:“你脑子有问题还是耳朵有问题?我在荣庆堂时已经说的很清楚,此次出京全是为了送金沙帮帮主去津门瞧病,他要是好好的我还用得着出京?老太太怎么说的话需要我再重复一遍?若是昨天晚上你就说明了不让上船,我们自己寻的船不退,这会儿自不会乘这条船。既然你昨晚没说,这会儿再来拦,又算什么意思?”

  贾琏如今最看不上的就是贾蔷身为一个晚辈,竟然敢和长辈顶嘴,简直大逆不道!

  尽管他本身就是大家长权威下的受害者,常常被贾赦鞭打践踏,可他依旧认为孝道比天大,这是他从三四岁起就受到的教诲,根深蒂固。

  所以贾蔷这种异端,着实让他难以接受。

  听闻贾蔷如此说话,贾琏大怒,厉声道:“你在和哪个说话?我也是开了眼了,天下间还有当侄儿的这样和叔叔说话的?”

  听到周围看热闹之人的哗然声,贾蔷冷声道:“我和你讲道理,你和我论辈分。你辈分高一点,就可以不讲理?论根底,你不过是一位出了五服的族叔,就可以仗着辈分高来欺压于我?”

  “哦……”

  周围吃瓜观众闻言恍然,骂一个亲叔父脑子有毛病,和骂一个出了五服的族叔脑子有毛病,完全是两回事。

  所谓出了五服,就是连死了都不用戴孝服哀的那种,别说骂,打了也不当紧。

  贾琏却生生气笑,荣国和宁国一脉又岂是能简单用五服来论的?

  不过他也懒得在码头上和贾蔷辩论什么,只道:“我也不欲和你这忤逆子多说什么,你想上船就上,不想上船就拉倒。我荣国府的船,岂是那劳什子金沙帮银沙帮一群下三滥能上的?”

  此言一出,李婧脸色骤白,身后抬着她父亲的四位金沙帮众也勃然大怒。

  贾蔷声音清冷道:“贾琏,太上皇和天子日前才赞我一句纯孝,你这吃喝嫖赌的纨绔混帐,竟然也敢当众污蔑我的德行。我贾蔷无足轻重,却不知你将太上皇和圣上置于何地?”

  贾琏闻言,脸色一白,气的浑身颤栗,怒视贾蔷道:“你……你竟如此狠毒,想置我于死地不成?再说,皇上传旨贾家,是赞贾家教诲有方,和你这小畜生什么相干?便是太上皇,便是太上皇,也因你是佞幸小人,无耻之尤,说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话,才夸了你一句,你就拿着当起尚方宝剑了?呸!”

  因客运码头上,多有官家人。

  认出贾家这一对叔侄后,早有人将话里的“典故”分析开来。

  贾蔷当日在醉仙楼盛赞太上皇之功堪比高祖、世祖,奢靡花费也是功的言辞也传了开来,一时间,码头上的围观众人看向贾蔷的目光多不掩鄙夷和唾弃。

  方才下船的老人,得闻传言后,看向贾蔷的目光更是凌厉如刀。

  然而就在此时,通往都城的官道方向忽然传来一阵骚动,众人往那边瞧去,就见一身着大红坐蟒袍的宫中太监,在十数御林的护从下打马而来。

  人群分开,宫人直至贾蔷前方勒马,翻身下马后,对贾蔷直言道:“太上皇有旨,贾蔷接旨。”

  贾蔷顿了顿,撩起衣襟前摆行礼,而后就听宫人大声道:“今有一等宁国公贾演玄孙贾蔷者,承先祖忠烈,不畏人言,聪颖过人,忠孝可嘉,朕甚爱之。朕知汝父母早逝,无父可怙,无母可恃,然天下子民,皆为朕之骨肉。今闻汝尚无表字,特赐二字与汝,望汝不负朕望。”

  说罢,将手中御笔亲书的诏书递交给贾蔷。

  贾蔷接过手后,就听那太监尖着声音笑道:“小郎君,太上皇亲自给你起表字,这份恩德,旷古难见啊。”

  周围有人实在忍不住,问道:“这位老公,不知太上皇给小郎君起的什么表字?”

  太监显然很满意这人之问,爽利一笑后,大声吐出二字来:

  “良臣!”

  客运码头上,万众轰然。

  这是对一个臣子最大的褒赞了,竟赐予一个溜须拍马的黄口小儿?

  布衣老者更是怒发冲冠,厉喝一声:“荒唐!岂有此理!”

  声如洪钟,一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过去。

  那位太监本来见人搅局,面现盛怒之色,可看到此人后,却又变了面色,失声叫道:“韩彬?半山公?”

  韩彬,字子思,号半山,为景初五年状元郎,入翰林院翰修撰二年后,自请出京。

  此后二十八载,尽皆于大燕最苦寒或最偏远之地为官。

  每一任,考评皆为上上优绩。

  二十八载为官,聚养天下之望,为人清廉忠正,更是一名能臣。

  景初朝数度陛见,太上皇欲调其入朝,皆为其婉拒,却不想,此时竟入京中。

  码头上的人,先看看贾蔷,再看看韩彬,只觉得如此荒唐。

  然而贾蔷自身,却不骄不躁亦不虚的站在那里,与那布衣老人,隔人海相望。

  良臣,乃是前朝中兴名将韩世忠的表字。

  韩世忠与岳武穆为伍,立志要北伐故土,洗刷耻辱,迎回太上皇。

  结果,岳武穆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,韩世忠忠心耿耿,却也被陷害夺权,自此名将出京,幽游而终。

  联想到当朝局势,太上皇此刻赐下这个表字,却是能要人命的!

  让人稍加深思,便彻骨生寒!!

  若贾蔷为韩世忠,那逼他出京的人岂非是秦桧?

  既然连秦桧都有了,那谁又是宋高宗?!

  ……

推荐小说:我們換妻的那些事兒 裊裊炊煙系列之竹竿嶺風月 吾傢有女初長成 催眠洗脑黄蓉堕 大叔的幸福人妇生活 留守婦女村:欲望堤壩的裂口 催眠眼镜 迷醉的蝴蝶 年华 狼情妾意